导 读
倒闭潮来袭,传统健身房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智能化浪潮已经到来,健身行业的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协调用户与智能健身的关系,以什么模式吸引更多用户仍充满未知与挑战。
导 读
倒闭潮来袭,传统健身房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智能化浪潮已经到来,健身行业的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协调用户与智能健身的关系,以什么模式吸引更多用户仍充满未知与挑战。
比办了健身卡却一次没去更尴尬的情形是什么?那恐怕是好不容易想去锻炼一次的时候却发现健身房已经关门了……
前几天,浩沙健身新一轮关店风波再起,北京、天津、成都等地门店相继关门或转让,北京关店数量至少达到14家。目前,浩沙健身官网已经无法打开。不仅是浩沙,金吉鸟、壹健身的状况也不理想,前不久上海金吉鸟巴黎天虹口店关门后,只允许会员转店,不允许老会员退钱,且所转门店并不属于金吉鸟旗下任一品牌。
在老牌健身“举步维艰”的同时,以Keep、乐刻、三体云动等为首的新兴互联网健身正在攻城略地。
上个月,Keep在北京举行了智能运动体验专场活动,其技术团队表示Keep将通过AI+IoT的方式布局IoT的下半场;而早于去年,三体云动即已发布“健身房IoT智能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SaaS+物联网+大数据”三位一体线下智能健身门店;另外,以乐刻、光猪圈、Liking三家为代表的智能连锁健身房品牌也在线下呈火爆趋势,各种智能硬件产品相继亮相,助力门店智能化升级。
5G已来,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开启,健身行业的转型升级似乎已越来越迫切。
01
传统健身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产阶级人数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在不断增加,对健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健身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目前,我国健身产业约300亿元规模,会员数量达到1500万。GymSquare发布的《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中国2018年健身俱乐部TOP10总营业额为人民币100-110亿左右,一兆韦德以近20亿年营业额排名第一,而舒适堡的平均单店营业额最高,约为2000万/店。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报告的数据,自2017年起中国的健身会员数量增至近900万人,同比增长14.97%,而同期的健身房却开始相继进入倒闭阶段。究其原因,目前的健身市场供需是极度不匹配的,很少有人对现在的健身房非常满意。现阶段,传统健身正面临各种挑战。
(1)门店经营成本高企
对于线下健身品牌来讲,企业的发展几乎都伴随着门店数量的急剧增加,而这也导致各门店竞争的加剧。不只是各品牌之间,有时候一个品牌下的各个门店都存在极强的竞争关系。
仅以北京金融街区域的丰侨公寓为例,其一楼底商近半数被私教工作室“占领”,而公寓内部也至少还有两家健身门店。另据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健身房总数达4225家,私教工作室更是多达9411家,远超其他城市。
在大部分核心地区,健身房已经接近饱和状态。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很多门店在选址及内部装饰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此我们看到,在昂贵的写字楼里,大面积的健身房逐渐增加,其内部的员工也越来越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门店经营成本的增加,最后的结果还需消费者买单。因此,长期持续的“物价上涨”也渐渐打退了用户的热情。
(2)对私教课的依赖严重
曾有专业人士计算:“假如有一家3000平米的健身房,其运营成本在500-1000万之间,它要拉1500-2000名新会员入会,才能覆盖成本。但是仅私教课,单店每月售卖达1000-2000节,就可以实现盈利状态。”
因此,为了盈利,健身房门店往往需要依靠教练让老会员复购,但也只有专业教练才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付费。
另一方面,一些有能力的教练并不满意现阶段健身房的授课模式,很多开始开起私教工作室,这也导致传统健身房流失大量优质教练,造成一定冲击。
(3)教练的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消费者来讲,前往健身房往往都带有一定的诉求:锻炼肌肉、减肥等等,因此期望教练的课程必须有效。但目前来看,大多数教练的水平可能难以保障。
根据GymSquare的问卷调数据,健身教练月均收入集中在10000-15000元之间,二线以下城市则集中在5000-10000元,而主流城市普遍在10000-30000元之间。但与此同时,近一半的健身教练从业年限不到两年,教练可能是年轻的高收入群体,但经验不足可能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少限制。
诸多挑战意味着传统健身已经走到发展的瓶颈期,下一步如何突破,目前来看,物联网等新技术正为其指明破局之路。
02
物联网助力健身模式升级
在传统健身房遇紧的同时,以乐刻、光猪圈、Liking三家为代表的智能连锁健身房品牌正将物联网与健身相结合,引爆线下。
物联网与健身的融合,首先体现在智能管理系统方面。例如,以智能门禁系统完成无人值守,减少专人管理;以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合理调整灯光资源,减少浪费;以智能空调管理系统智能调节适宜温度,提升用户舒适度。
时至今日,这些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健身场馆已经开始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遍地开花。目前,乐刻、光猪圈、Liking等智能连锁健身房已经实现用手环进门禁、用手环开启更衣室柜子、用手环开启水龙头、用手环开启跑步机,用App了解运动数据、约课、购买会员卡等实用功能。对于用户来讲,这一系列智能化升级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的使用更加自如;对于商家,智能化升级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做到24h服务。
健身房智能化市场商机巨大,不只是线下健身房品牌,三体云动、勤鸟等智能健身房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正涌现开来。
三体云动:打造SaaS+物联网+大数据三位一体线下门店生态闭环
早在一年多前,三体云动就已经对外发布了健身房IoT智能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可以提供FTS智能健身房开店全链服务。
截至目前,三体云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智能门禁、智能通道、智能储物柜、智能前台一体机、智能体测仪、智能心率系统、智能跑步机等多个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物联网设备。
在应用层面,除了智能设备在提效增收、大幅提升会员体验度方面的基础效用之外,三体云动还将最大化利用物联网设备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辅助场馆经营迈入智能化、数字化的大数据营销时代。
具体来说,健身房可以通过对会员从入场到离场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追踪会员行为,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建立数据模型,更全面的了解该会员,针对该会员的行为数据制定相对应的营销方案。通过整合交易数据和物联网数据,丰富场馆的营销分析及预测,快速打造个性精准的营销方案。
勤鸟5.0:SaaS+IoT+AI三大产品体系构建智能场馆
勤鸟运动也是很早就已经介入到健身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厂家之一。早在几年前,勤鸟就已经率先提出勤鸟3.0,瞄准解决健身场馆智能化的问题。去年,勤鸟发布了勤鸟4.0,在3.0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集合智能设备、物联感知、终端反馈,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为场馆的“智慧化”升级提供一套完整、成熟的解决方案。今年春季,包含SaaS+IoT+AI三大产品体系的勤鸟5.0惊艳亮相IWF 2019上海国际健身展。
详细来讲,SaaS健身房运营管理系统将升级健身房的运营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小程序,将健身房与消费者紧密连接,消费者可以通过小程序了解健身房、参与体验、甚至享受后续服务的每一个环节;IoT智能物联系统则将升级健身房的体验模式,通过提供全场景覆盖的物联网矩阵,将软硬件高度集成,实现云端数据中心与SaaS的无缝衔接;AI服务辅助系统以AI重塑健身服务体系,是业内首创的“AI+健身房”赋能方案。
尽管线下是健身的重要渠道,但随着家用健身公司的兴起以及keep等互联网健身的走热,在线健身正占据越来越大的流量。
03
互联网健身品牌的兴起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总是走在科技最前沿。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企业往往总能最先反应,互联网健身企业Keep也不例外。
作为一家数据驱动型公司,Keep在2018年即开始布局AI,通过构建自身的数据平台,进一步研发了精准分析用户画像系统以及 AI 系统,打造出智能训练计划系统和课程自动生成系统,并依托基于IoT的智能硬件,建立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运动体验。
对于Keep来讲,IoT、AI和大数据等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也适时的提出AI+IoT战略。Keep认为,AI和IoT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打造出娱乐化的运动体验,另一方面也可让训练计划更加有效。
目前,智能训练计划功能已经可以通过对用户运动能力的预测,包括用户主观的“自我评估”和客观的“运动能力测试”,结合智能算法针对性地给用户推导计算出适合他的运动方案。而且其课程自动生成系统也能够自动地从动作生成一个课程,并根据动作的性别、难度、肌肉点、姿态、容量、休息时长等特征,制定了一系列的课程生成规则,通过规则生成、筛选出符合逻辑的训练课程。
04
升级不代表高枕无忧
尽管各大智能健身品牌兴起,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健身都与智能挂了勾,但智能化并不代表未来就可以“躺着赚钱”。
去年初,肌动科技在北京开办了号称国内首家的人工智能健身房VENTO,不久之后又登陆上海,并表示计划2018年在全国开设30家VENTO店。然而仅仅过去半年,肌动科技就关闭了在北京和上海的两家VENTO,并办理会员退费。
VENTO健身房并没能像自己预期的开遍全国,并仅维持半年即宣告结束,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无论是人工智能设备,还是店铺租金都十分昂贵,导致其定价偏高,又进一步影响了会员的吸收,而无法吸收足够多的会员自然难以维持健身房的正常运营;其次,人工智能设备能够满足的基本是初级健身人群,其功能仍暂时无法满足进阶健身爱好者的需求;最后,健身也是一种社交,人工智能设备在带来精准与高效的同时也丧失了人际互动。
智能化浪潮已经到来,健身行业的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协调用户与智能健身的关系,以什么模式吸引更多用户仍充满未知与挑战。可以预见的是,智能健身是未来的蓝海,但几年之内仍将充满“刀光剑影”。